衝向老化長照2.0十月上路
根據統計,台灣從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了2018年,老年人口的比例會上升到14%;再過兩年,台灣就將進入高齡社會,也就是老人占全人口的14%;令人擔憂的是,到了2025年,台灣將會成為每5人就有一個老人的超高齡社會。眼看著「高齡化」就像急速奔馳的列車,再九年就要衝向老化懸崖,政府為因應這波「高齡潮」,即將在十月要上路「在地安老」長照2.0政策,本期焦點帶您來了解甚麼是長照法?身邊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?
生活、身體、保險照顧皆有
什麼是長期照顧?簡單來說:就是為失能的長輩及身心功能障礙者,提供「長期性」醫療、保健、護理、生活、個人與社會支持之照護,改善、維持或恢復他們的正常生活。而立法院三讀通過的「長照法」,分為「長期照顧服務法」和「長期照顧保險法」,比照全民健保,出生後便強制納保。長照計畫涵蓋的服務項目,是以「協助日常生活」、「身體照顧服務」為主。「照顧服務」包括:居家照顧服務、日間照顧、家庭托顧。為了維持或改善服務對象的身心功能,也同時將居家護理、社區及居家復健都納入。另外增進失能者在家中自主活動能力,還提供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,並以喘息服務來支持家庭照顧者。
人力需要可向長照機構求援
長照的服務對象,只要身體或心智功能部份或全部喪失者,及日常生活無法自行照料者,經評估失能達六個月以上者,不論年齡,皆可接受長照服務。這其中,很重要的照顧人力從何而來呢?目前依大多數國人的習慣,是「自行聘雇」外籍看護工外;另外,也可以向長 |
照機構請求服務,長照機構除了要負責其服務品質外,一旦外籍監護工請假或休息,長照機構也必須派人補替。
行政院自2007年4月3日,就已核定「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~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」,共分3階段來逐步及置。第一階段是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」,從2008年開始推動,是建構長照制度及長期照顧網絡的前驅性計畫。至於第2及第3階段,則分別是「長照服務網計畫(長期照顧服務法)」,已於2015年5月15日通過,與「長期照顧保險法」。為配合長照服務上路的「長期照顧保險法(簡稱「長保法」)草案」,行政院已在6月4日通過,並將送立法院審議。依行政部門規畫,立法院若能在本會期完成立法,經過2年準備,最快可望民國107年推出。
另一個重點是財源問題,長期照顧服務法的資金來源為長照服務發展基金,負責長照的基礎建設、培訓人力與均衡城鄉發展;至於長期照顧保險法的資金,才是實際用在身心失能者身上。依行政院草案,長照保險費率為薪資所得的1.19%,以每月收入3萬元的民眾推估,每月保費是108元;假設月收入是5萬元,每月則約繳納180元的保險費。衛福部指出,民眾每月平均保費約140元,所得最高一級的民眾每月須繳納近650元;偏遠地區居民,則可減免自行負擔費用。
為因應「高齡化」這輛即將衝向懸崖的失速列車,雙福基金會長期以來積極推動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系統,在大嘉義地區開創2個照顧中心、4個日托據點、10個長青活力站。積極結合社區資源,提供可近性的照顧服務。讓社區長者獲得適當的照顧支持,以增進生活機能及生活品質。下一期我們將稍加詳細介紹長照十年計劃的內容,希望增進大家的了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