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假性」世代來臨!!!
不知道您是否有聽過:假性近視、假性出席、假性單親、假性婚姻、假性懷孕、假性孤兒、假性失智...等。現在生活中真的充斥著好多好多的「假性」!
這個月就來聊聊「假性獨居」吧!假性獨居老人意指:表面上或戶籍上與子女同住,但卻無法獲得照護,因為關係不佳或經濟能力不允許而導致子女不願提供照顧的高齡者。
雙福基金會長期從事北台灣社區關懷據點,及嘉義的老人服務,在服務的過程中發現,「高齡獨居者」有年年增長的趨勢,而在這個月有幸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所舉辦的「微樂心溫度」活動後,更是意外的發現,「假性獨居」的長輩,在不知不覺當中已漸漸的成為雙福基金會主要服務對象的特徵之一。其中,有些長輩因為和子女同在一個戶籍上,因為子女收入的關係無法申請政府補助,但其實子女不曾給予金援或照顧過長輩;有的是子女在外工作,久久返家一次;有些是因為子女罹病、酗酒、身障,反而還需長輩的照顧;亦有雖然子女有工作但卻收入不高,僅能維持基本開銷,於長輩有特殊經濟需求時無法給予任何的支援或協助;當然,無法否認的,亦有因為親子關係不佳,而出現雖與子女同住,但子女僅提供住宿而未提供其他照顧。
假性獨居老人在台灣,正悄悄的增長中,相信有很多的子女並不願意自己的長輩成為假性獨居老人,而長輩更不願意自己淪為假性獨居者,小編忍不住開始思考,假性獨居的出現和存在,到底是因為少子化、高風險社會來臨?還是現代社會的家庭支持結構出現問題?而身處這個變動世代的我們,該如何協助已成為假性獨居的長輩,又該如何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假性獨居老人?
|
雖然目前政府已大力推動社區關懷據點、日間照顧中心、居家照顧等服務,希望從預防面著手,延緩失智失能,且讓更多的高齡者可以在地老化,但還是有許多長輩囿於不清楚有什麼服務、不認為自己需要「被照顧」、不希望他人認為自己「需要被照顧」而未接受這些服務。
因此,雖有立意良善的服務推動,然觀念的建立更左右服務是否成功推展,小編邀請大家一起正視臺灣人口老化的問題,並一起翻轉觀念,讓每一位需要服務的人都可以獲得需要的完善服務。
|
獨居老人有被照顧的需要 |
|